7月11号下午3时,淮海工学校红世一足666814“深蓝”小分队来到了连云港连云区海州湾进行渔村文化变迁的实践调查。
连云港地处南北交界,北方之寒冷,南方之温湿,皆于此交汇。独特的地理气候不仅造就了一方水土的秀美风景,而且还为当地带来了丰富的特产。海州湾环抱着黄海,周边的渔民坚信着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的理念,依靠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享受着来自大海的馈赠。
时值七月,正处于休渔期,渔民结束了在海上的生活,开始了晒网补网的日子。但即便如此,渔民们依旧能够从大海中获得他们想要的食物。蛏子,学名缢蛏,为贝类无脊椎动物,栖息于河口附近和有少量淡水注入的浅海内湾的软泥沙中。而七八月份,正是一年蛏与新蛏的采收期。
我们到达时,正巧赶上了新一季蛏子的采收。撑着小皮筏,渔民们灵活地穿梭在淤泥之中,通过气孔的判断与多年积累的经验,不一会儿,每个人筏前的小筐就堆满了新鲜的蛏子。接着再经过统一的集汇,一大筐又一大筐的蛏子就被渔民合力搬上了岸,置入了早已等待多时的运货车中,准备销往海鲜市场。
我们前去采访得知,原来他们就是附近的渔民,趁着休渔期空闲在家的机会,进行蛏子的采收与贩卖。在与渔民们的进一步交流沟通后,我们了解到,在渔闲时期,在家的渔民们经常会通过打短工来保证日常的生活收入,像今天这样来采蛏子,已经是家常便饭了。
采访快要结束时,我们询问渔民在休渔期有什么期望,他们说:“希望在休渔期没事的时候,我们这些人呐能有固定的工作,毕竟还是要挣钱养家的嘛。”一位渔民爽朗地笑道。